2025年09月01日,欢迎来到博莱克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!
新闻中心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关于我们

文献分享丨Mol Nutr Food Res肠道菌群“指纹”决定黑麦全谷物的控糖能力

球约有5.37亿糖尿病患者,其中90%为2型糖尿病(T2D),且血糖异常人群正以每年5-10%的速度扩张。全谷物被誉为“膳食控糖先锋”,但奇怪的是:同样一盘黑麦面包,有人血糖明显改善,有人却收效甚微。这背后,是否隐藏着个性化健康的密码?

2024年8月,复旦大学公卫学院何更生团队和刘雨薇团队在《Molecular Nutrition & Food Research》上发表重磅研究,首次证实:肠道菌群“指纹”(肠型)是决定全谷物干预效果的关键! 通过构建“肠型-代谢”模型,科学揭示了不同人群对黑麦全谷物干预的差异响应机制,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mnfr.202400274。


研究设计

采用双盲、随机对照试验(RCT),纳入182名中国成年受试者(幽门螺杆菌阳性,平均BMI 23.7±2.1 kg/m²),随机分配至两组。

干预组(n=92):每日摄入含50g发酵黑麦麸皮的全谷物制品。

对照组(n=90):等热量精制小麦制品。

干预周期为12周,持续监测空腹血糖(FBG)、胰岛素抵抗指数(HOMA-IR)等代谢指标。此外,还进行了基线及干预后粪便样本16S rRNA测序(V3-V4区),血清样本的非靶代谢学和靶向短链脂肪酸、胆汁酸检测,以及胆汁酸代谢关键酶的qPCR定量检测。

表格
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

研究结果

基于狄利克雷多项式混合模型(DMM)进行肠型分类,SparCC算法构建个体化微生物互作网络,IABLO多组学整合方法识别微生物-代谢物关联特征分析后发现:

肠道菌群类型与血糖反应相关:与Prevotella为主的肠道菌群类型相比,Bacteroides为主的肠道菌群类型在干预后空腹血糖下降更明显。

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代谢的潜在作用:应答者组中,丁酸产生菌(Faecalibacterium和Erysipelotrichaceae_UCG.003)的丰度显著增加,血清中酸水平也更高。此外,胆汁酸谱也发生了改变,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的比例发生变化。

图形用户界面, 表格
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图表
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多组学分析揭示潜在机制:多组学整合分析显示,氨基酸酰化tRNA生物合成途径与肠道菌群类型和干预后血糖反应相关,这表明它可能参与了干预效果的介导。

图示, 示意图
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

小结

该研究表明,全谷物干预对血糖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,肠道微生物组合特征(肠道菌群“指纹”)作为“代谢解码器”,显著影响宿主对全谷物干预的代谢应答。研究人员还发现,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代谢可能是全谷物改善葡萄糖代谢的潜在机制。这项研究为个性化营养、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,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全谷物干预措施,预防2型糖尿病。


Copyright © 博莱克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6007972号   

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1773号